新聞

返回上一頁
教育傳媒到校
2025年10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 - 2025年10月

用AI驅動創新教學 以科技培養多元技能


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多年來致力於為學生提供全人教育,並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不僅關注學術層面,還照顧學生在心靈和潛能等方面的發展。近兩年來,學校連續擴班,獲得區內家長的認同。面對未來,甄靄齡校長認為掌握科技能力及軟技能,如溝通能力和共通能力,將是未來必需的能力。因此,學校重點關注以AI驅動創新教學,並透過課堂內外的學習經歷,裝備學生迎接未來所需的知識、技術和軟技能。

科技驅動創新學習 掌握AI迎接未來

甄校長認為學生需與時並進,學會善用AI。因此,學校推行「AI 360:以科技驅動創新學習」計劃,深化自主學習能力,培育創新與協作精神,幫助學生提前掌握AI技術,以銜接未來多變的職涯。在教學層面,學校安排科學老師參加中大「『智』為學理」計劃,並開設教師培訓工作坊,支持教師在教學中應用AI。

在學生層面,學校引入Google Gemini AI作為「譚中人的專屬學習夥伴」,將學習延伸到課堂之外,隨時隨地提供支援,以實現高效學習。同時,中文科引入「巫筆」AI批改平台,英文科則使用「Penso」平台,提供即時評分、回饋、寫作建議,優化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同學根據自身能力與需求個性化選擇工具,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此外,學校還推動「NS:U(Next Station:University)計劃」,挑選同學提供額外的學術支援。在該計劃的課後時段,實施「NS:U AI 自主學習計劃」,由教師引導學生使用AI進行學習,全面覆蓋學生的課內外學習場景,助他們掌握AI技術,迎接未來挑戰。

科技 X活動 從實踐中掌握 AI 技術

學校透過多項活動與課程,讓學生發展興趣並從實踐中掌握AI技術。例如,設立「智萌AI創作社」聯課活動,讓學生使用生成式AI工具發揮創意,幫助他們為未來職業做好準備。此外,學校還舉辦「AI書籍讀書會」,指導學生善用AI進行學習,邀請作者到校分享,增進學生對AI應用的認識。學生更代表香港參加廣東省教育廳主辦的2025年粵港澳學生信息科技創新大賽,榮獲1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及6項三等獎,充分展現學生的創新能力。

此外,學校將AI結合社會創業,引導學生從社區發掘點子,利用AI工具整理商業構思或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案。今年,為中五學生安排「AI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hip」課程,引導同學從想法或問題出發逐步推進,觀察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甚至憑藉創意商業點子參加社創比賽,為學生建立成功感和企業家技能。

着重資訊素養培育 慎思明辨、智用AI

在瞬息萬變的科技世界中,學校相當重視對學生的資訊素養培育,希望將使用科技的道德素養植根學生心中。例如在D&T與電腦科課堂滲入AI內容,教授程式編寫、常用AI工具等,同時以「WISE」原則引導學生「慎思明辨、智用 AI」。其中,W(Wisdom)培養學生分辨AI資訊真偽的智慧;I(Integrity)強調誠信,禁止使用AI抄襲;S(Safety)注重安全,警剔個人資訊泄露;E(Ethics)要求遵守倫理,不濫用他人資料。

推行「友善社區計劃」 培養價值觀及軟技能

學校透過多項計劃培養學生的同理心、責任感等價值觀和軟技能,推動個人發展並提升共通能力。例如推行「友善社區計劃」連結社區,讓學生透過實際體驗進行學習,提升他們的溝通和理解能力。計劃的核心是開放校園,讓學生與社區長者共同學習與培訓,參與社區探訪、考察和支援,並參加如球類、繩舞隊等校園活動。

學校已成功實踐友善社區學校的理念,帶領學生及長者擔任助教,支援屯門區的三間小學,傳遞服務學習的模式。例如,推出水拓畫工作坊,由學生和長者教導小學生製作水拓畫。學生在參與活動時,實踐了同理心、尊重、責任感和仁愛等價值觀,以所學回饋社會。

此外,學校為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開展「AI 伴讀寫計劃」,學生利用AI輔助進行長者訪談,撰寫和結集生命故事。這個過程提升了他們的溝通能力和資訊科技運用能力,同時也從長者的經歷中學習與成長。

全面促進個人發展 成為「自豪的譚中人」

今年,學校參加由賽馬會資助的「YUP 飛躍.拍住上」計劃,幫助同學認識自我、發掘潛能,以尋找未來的發展方向。中一階段配合「自豪的譚中人」的理念,針對小學升中適應問題,推出「YLA 計劃」,讓學生定立目標,並由賽馬會提供資源支援他們實踐與展示成果,進而培養自信,助其未來啟航。

中二至中四則聚焦生涯規劃,提供不同體驗以協助學生規劃未來,促進個人成長。中二將開展社區考察,中三安排虛擬實習,而中四則讓同學分組參與實體職場體驗及商業模擬,並採取社區為本的模式,讓學生體驗與社區經濟相關的工作,深入了解商業運作,加強與社區的連結。

此外,計劃中設有「Report Card 360」,打破傳統成績表僅記錄學業的局限,全面呈現學生在各領域的成就。透過AI輔助記錄,學生從中一開始便能追蹤自身成長,深化自我認知,促進個人發展。

多元活動展潛能 培養21世紀共通能力

為了給予學生更多嘗試機會和展現潛能的空間,學校設有超過50項聯課活動與課外活動。聯課活動、週會或OLE時間每十天舉辦一次,內容包括聲樂體驗班、咖啡大使培訓等。另設有用戶體驗設計銜接課程,涵蓋藝術與設計的原則及色彩理論,並提供資歷架構二級或以上認證,讓學生裝備專業技能。此外,學校亦舉辦「譚中小舞台」,讓每班同學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能及學習成果。學生從中獲得勇氣、自豪感、成功感與幸福感,更重要的是為他們培養協作和溝通等共通能力。

深化跨課程語文學習計劃 提升英語溝通能力

今年度,學校深化跨課程語文學習計劃,將英語推展到不同的學習領域,以應對未來需求。早讀時段融入英文文章和短片,激發學生的興趣並提升英語能力。此外,每週設有由外籍老師主持的英文早會,學生圍繞不同主題進行分享,如年度推廣的價值觀、學校特別活動或節日等。

在教學方面,科學、音樂、電腦和視藝課堂中會滲入英文學習短片,教師運用英文教材和短片鞏固學生的學科知識,同時提升他們的英語能力。每年,學校為各年級學生準備「跨課程讀本」,根據主題提供相關篇章。今年更在中文篇章中加入貼近主題且與學科相關的英文篇章,以拓闊學生的閱讀層面並豐富他們的詞彙量。

 

教育傳媒

甄靄齡校長 甄靄齡校長
學校致力於為學生提供全人教育 學校致力於為學生提供全人教育
讓學生發展興趣並從實踐中掌握AI技術 讓學生發展興趣並從實踐中掌握AI技術
外籍老師教導學生 外籍老師教導學生
助他們掌握AI技術,迎接未來挑戰 助他們掌握AI技術,迎接未來挑戰
培養自主學習習慣 培養自主學習習慣
閱讀開啟知識大門 閱讀開啟知識大門
幫助同學認識自我、發掘潛能 幫助同學認識自我、發掘潛能
培養自信,助其未來啟航 培養自信,助其未來啟航
助學生規劃未來,促進個人成長 助學生規劃未來,促進個人成長
學校設有超過50項聯課活動與課外活動 學校設有超過50項聯課活動與課外活動
學校深化跨課程語文學習計劃 學校深化跨課程語文學習計劃
學生圍繞不同主題進行分享 學生圍繞不同主題進行分享
培養健康身心靈 培養健康身心靈
讓每班同學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能及學習成果 讓每班同學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能及學習成果
校舍外觀 校舍外觀
返回上一頁